朋友们,2025年居然已经快过完三分之一了!最近在学员群里摸鱼(划掉)交流时,发现好多小伙伴都在哀嚎:"开年第一个月忙到飞起,to do list越写越长,时间都去哪儿了?"
还有人灵魂拷问我:"圈圈你创业融资、管理团队、做课写文章,还能在几十个群里冒泡,难道一天有48小时?"
说实话,从咨询顾问到创业狗,这问题我被问了八百遍。今天干脆立个flag:用一篇文章把时间管理的认知误区+实操干货全讲明白,看完保你扔掉那些花里胡哨的时间管理APP!(毕竟它们最后都躺在手机里吃灰对吧?)
先上暴论:
你以为的时间管理问题是"事情太多做不完",真相却是——
🕳️ 坑1:迷信"高效",反而浪费更多时间
同事曾吐槽自己效率低天天加班,我凡尔赛地说:"我效率更低!"他死活不信,直到我甩出一周时间记录:每天真正专注工作的时间只有6.5小时!(剩下5.5小时在干嘛?带薪摸鱼呗)
但重点来了:脑力劳动者本来就应该"浪费"时间!
张一鸣说过,他最佳工作状态是"轻度喜悦和轻度沮丧之间"——就像运动员比赛前要调整状态。你饿着肚子、憋着尿、满脑子昨晚的《狂飙》剧情,能写出好方案才怪!
更扎心的是:
▸ 用模板一天水5份报告 → 看似高效,实则思维躺平
▸ 深度分析1个行业 → 当天可能零产出,但长期能吊打同行
💡 破解心法:
把KPI从"今天划掉多少任务"改成"今天产出了什么价值"。就像我们圈外学员常说的:"慢思考,快行动,反而走得更远。"
🕳️ 坑2:和意志力死磕,不如找个"动力外挂"
当年我鸡血早起学英语,结果两周后:起床技能get√,英语水平still战五渣。后来接了个法国客户的项目?不用闹钟,每天自动清醒练口语!
真相是:人的意志力就像手机电量,用光就会摆烂
▸ 靠意志力早起 → 能量耗尽在"坚持"本身
▸ 为汇报学英语 → Deadline才是最强闹钟
💡 破解心法:
想健身?先约个私教课(钱都花了!)
要学习?组队当"知识主播"(装逼的快乐谁懂啊)
圈外学员亲测有效的骚操作:把目标纹在手机壁纸上!(倒也不必真纹身)
🕳️ 坑3:总在同样的地方栽跟头?缺份"防坑指南"
我们运营小姐姐曾经每次写通知都要全团队改稿,直到我们把踩过的坑总结成:
✅ 任何改动都要说清为什么(用户OS:最烦谜语人!)
✅ 最后加粗行动指令(别说"点击这里",要说"立即领取>>")
《原则》这本书火不是没道理的——高手都在把经验变成SOP。比如我现在办公桌前就贴着:
1️⃣ 和目标无关的事,碰都别碰
2️⃣ 别人能干的活,赶紧甩锅
3️⃣ 不能复制的事,少浪费时间
✨ 彩蛋:圈圈私藏的3个时间作弊器
目标上墙大法
每年选出TOP3目标,把其他7个狠狠划掉(别心疼!)贴在所有你会摸鱼的地方,比如:
▸ 电脑屏保
▸ 马桶对面
▸ 奶茶杯上(?)
给自己编"防傻手册"
把常犯的错误写成土味标语,比如我的:"重要会议前,先喝咖啡再尿尿!"
找到你的"超神时间段"
▸ 黄金时间(我的是早晨7-10点):处理烧脑任务,消息勿扰!
▸ 摸鱼时间(比如通勤):听书、回不重要的消息
▸ 碎片时间(排队等):适合做不用动脑的流水线工作
最后送大家一句黑话:时间管理的最高境界,是理直气壮地"浪费"时间。 毕竟——
那些让你慢下来的思考,
那些看起来没用的探索,
才是真正帮你跑赢未来的加速器。
(看完这篇还觉得时间不够用?留言区等你来battle~)
P.S. 据说点"在看"的人,下周会多出2小时带薪摸鱼时间🐟